小宝宝们户外活动多,不是东摸摸西扯扯,就是到处跑跑跳跳,有时还在地上打滚,一回到家就是个“脏宝宝”,有的妈妈图省事用洗洁精给宝宝洗手,原因是洗洁精洗碗都很干净,洗手当然也没问题,其实洗洁精和洗手液是有很大区别的。
成分差异大
仔细观察洗洁精和洗手液瓶身上印的主要成分,发现多数仅简单标注为表面活性剂、水、植物精华、抗菌成分等,并没有具体指代详细的成分,容易给人洗手液和洗洁精成分差不多的感觉。
然而实际上,洗手液跟洗洁精的成分差别还是比较大的。洗洁精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(如烷基磺酸钠、脂肪醇醚硫酸钠)、泡沫剂、增溶剂、香精、水、色素、防腐剂等;洗手液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(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(AES),a - 烯基磺酸盐(AOS)等)、加脂剂、润肤保湿剂、增稠剂、pH调节剂、抑菌剂等。
使用效果有差别
如果说从成分上大家看不出区别,那么下面就给大家从使用效果方面来比较一下这两者的不同。
1、去油污效果:洗洁精去油污能力比洗手液强
洗洁精中标明的活性剂——烷基磺酸钠和脂肪醇醚硫酸钠,对去除厨房油污有较好的效果。而洗手液中标明的活性剂主要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和a-烯基磺酸盐等,去油污的能力没有洗洁精好,但对去除手部油污已足够。
2、润肤效果:洗洁精洗手很干燥
使用表面活性剂洗手时,不仅可以去除污垢,也会使皮肤上的油脂脱除,造成皮肤皲裂、粗糙和失去弹性,尤其是干性皮肤,因而很多洗手液会加入润肤成分,使得洗手后皮肤滋润不紧绷。但是洗洁精一般是没有添加润肤成分的,如果经常使用皮肤会变得很干燥。
3、刺激性:洗手液接近人体pH值
从酸碱度来看,多数洗洁精呈碱性,而人体皮肤pH值成弱酸性(pH约为5.5),使用偏碱性的洗洁精洗手有一定的刺激性。洗手液则通常加入柠檬酸等来调节产品的pH值,使得产品呈弱酸性,由于与人体皮肤的酸碱度接近,使用洗手液刺激性更小一些。
综上所述,洗手液和洗洁精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,如果使用洗洁精代替洗手液,宝宝的皮肤可能会变得更干燥,而且皮肤容易受刺激,建议妈妈们不要用洗洁精给宝宝洗手。
一问一答 :
1、怎样洗手才有效? ⇒教会幼儿合理洗手方法
为了达到真正有效驱除病原菌的目的,洗手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,下面是洗手六部曲:
1. 用温水彻底打湿双手;
2. 在手掌上涂上肥皂或倒入一定量的洗手液;
3. 两手掌相对搓揉数秒钟,产生丰富的泡沫,然后彻底搓洗双手至少10-15秒钟;
4. 特别注意手背、手指间、指甲缝等部位,也别忘了手腕部;
5. 在流动的水下冲洗双手,直到把所有的肥皂或洗手液残留物都彻底冲洗干净;
6. 用纸巾或毛巾擦干双手,或者用热风机吹干双手。
2、用肥皂还是洗手液? ⇒育儿问答:孩子用洗手液洗手好吗?
洗手是用肥皂好还是洗手液好?是否标有抗菌的肥皂和洗手液除菌更有效?其实在家里,只要按步骤充分洗净双手,肥皂还是洗手液,抗不抗菌都没有太大的区别。然而在公共场所,洗手液比固体肥皂相对更合适,因为洗手液是每次按压后取得一定的量,较少有被污染的问题,而固体肥皂则因放置和被人们反复接触,容易被各种病原菌污染。
如果与感染源接触过(如护理病人后),可以用含酒精的消毒洗手液,进一步消毒和清洗。
3、什么时候需要给孩子洗手? ⇒预防肠道传染病要勤洗手
一般来说,在下列情况下,一定要敦促和帮助孩子洗净双手:
1. 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,如打喷嚏及咳嗽
2. 触摸过公共物品,例如电梯扶手、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
3. 在接触眼、鼻及口前
4. 进食及处理食物前
5. 大小便后
6. 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,及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后
7. 探访医院及饲养场前后
8. 宝贝外出回家后及接触动物或家禽
4、怎样在频繁洗手的同时保护好手部皮肤? ⇒“湿纸巾”不能代替宝宝洗手
经常洗手虽然有助于预防疾病,但也容易造成手部皮肤干燥、粗糙。所以,要在督促孩子洗手的同时,注意保护好他的手部皮肤:
1. 用温度适合的水洗手,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;
2. 选用性质温和的肥皂或洗手液;
3. 用纸巾或毛巾吸干双手,而不是用力擦;
4. 洗完手后抹上护手霜;
5. 经常帮孩子剪去指甲,清除指甲边缘的肉刺。
***选择安全、健康、环保的泡泡玉除病毒洗手液,预防手足口及禽流感的同时,呵护滋润小宝宝们的双手。